企业的盈利能力,在于老板的情商给团队所植入的灵魂。如开一家店,筹备期可能需要3个月,但经营期则要3至5年。上百万的投入,3个月就能搞定,但是能不能收回并且持续盈利,完全在于店开了之后的团队运作与市场反馈。
因此我们说,筹备期短,经营期长,店开了之后的经营与管理,才是赚钱与否的决定性因素!
供需对接
真正决定门店生存的第一因素,是商圈的供需关系,而不是品牌或个人的经营能力。
如果品牌的经营能力决定了门店的生存,那么这个商圈的所有商铺,都可以通过经营能力开出同样品牌的门店。在一条街上,开出100家麦当劳,还都赚钱——现实中决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。
品牌所经营的品类,在同一个商圈内,是有饱和度、有边界的,这个边界,就是商圈的供需关系。
如果商圈内的需求人数>一定的门店供应数量,家家门店都很火爆,则代表这个商圈还有新增门店数量的空间,我们称之为增量型商圈。
如果商圈内的需求人数<一定的门店供应数量,少数门店火爆,多数冷清,则代表这个商圈已经没有新增门店数量的空间,我们称之为存量型商圈。
所以,开店是为了满足某一区域的人们的饮食需求(是否满足的决定权,顾客说了算),赚钱只是附带的行为。例如,大学城等人气旺的地点,适合做快餐/饮品/小吃等单品店;高档社区周边,适合做粥点/大型餐饮; CBD等商务办公区域,适合快餐/咖啡/速食等品类。
选址前要确定自己的产品立项与定位,根据产品所对接的人群,来有目的地选择,商圈的供需关系,决定了你的门店到底能不能“先入为主”,占领这一市场,或者成为第一,或者成为唯一,这才是选址的真正意义。所以说,满城乱跑去选址=无意义,纯粹在浪费时间与生命。
看看我们的周围,每天都有人在这样无意义地浪费生命,为了开.家店, 跑遍半个中国。 这样的人,市场对其同情,但不领情——我们看有多少投资上百万的门店,经营失败后转手,连一半的投入都拿不回来,这就是市场对不尊重规律的“惩罚”。
万事万物皆有规律,规律即为“道”,凡事尊道而行,曰久必成,逆道而行,必败。
三、贴靠金主
银行扎堆的地方,将来都是商业中心,银行永远是金钱的泵站,而离泵站近的植物,都能得到很好的滋养。但,大型商超周边与政府机构周边的选址,则要谨慎。